咖啡風味探索

品飲筆記這樣寫:打造你專屬的咖啡風味日記

紅雀咖啡

打造你專屬的咖啡風味日記

你是否曾經喝到一杯「超驚艷」的咖啡,卻過幾天再喝卻「好像不一樣了」?
又或者朋友聊風味輪聊得超細,你卻只記得「好喝/不錯/酸一點」?

這不是你的味蕾不敏銳,而是還沒養成「風味記憶」的習慣

咖啡品飲筆記,就是一種幫助自己記錄味覺、訓練感官、累積風味經驗值的超好工具。
今天就教你5個簡單步驟+範例模板,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咖啡風味日記!



💡 品飲筆記的3大好處

1️⃣ 幫助記憶風味特徵,日後挑豆更有方向感
2️⃣ 培養感官敏銳度,提升品飲樂趣
3️⃣ 養成「風味語言」,能更清楚表達自己的偏好

一句話總結:寫筆記 → 更懂自己 → 更懂咖啡。



✏️ 1️⃣ 從「基本資料」開始記錄

簡單寫下該款咖啡的基本背景:

  • 咖啡名稱 / 產區 / 處理法 / 烘焙度 / 品牌

  • 沖煮方式(V60手沖、冷萃、義式濃縮等)

  • 水溫 / 研磨粗細 / 粉量 / 水量

📓 範例
衣索比亞 耶加雪菲 G1 日曬
手沖 V60 / 水溫 92℃ / 粉 15g / 水 240ml



👃 2️⃣ 嗅覺筆記:從乾香開始觀察

沖煮前,先聞研磨後的咖啡粉香氣,這是最純粹的「前奏」。

可以用以下分類來描述:

  • 花香:茉莉、玫瑰、薰衣草

  • 果香:柑橘、莓果、熱帶水果

  • 堅果/焦糖:榛果、太妃糖、焦糖布丁

  • 可可/香料:黑巧克力、肉桂、丁香

📓 範例
乾香:藍莓乾、茉莉花、些微可可粉氣息



☕ 3️⃣ 入口階段:分段記錄風味變化

喝咖啡時不要一口吞完,可以分段記錄:

階段 重點描述
前段 酸質、花果香(入口時第一印象)
中段 甜感、厚度、風味主體
尾韻 餘韻長短、苦韻、回甘感受

📓 範例

  • 前段:葡萄柚酸質清爽,果汁感明顯

  • 中段:轉為莓果調,甜感提升

  • 尾韻:巧克力可可粉韻,綿長乾淨



⚙️ 4️⃣ 口感與平衡度

除了風味,口感層次感也非常重要:

  • 醇厚度:輕盈 / 中等 / 厚實

  • 質地:滑順 / 圓潤 / 粗澀

  • 平衡性:酸甜苦是否協調

📓 範例
口感滑順,醇厚度中等,酸甜苦比例平衡,整體乾淨明亮。



🗒️ 5️⃣ 整體評價+今日心情感受

最後,可以加上一句主觀總結,幫助未來快速回顧這款咖啡是否適合自己。

📓 範例
適合春夏清晨時段飲用,果香細緻明亮,是輕盈系豆款的好選擇。



🎨 品牌觀點|為什麼要推廣「風味筆記文化」?

在我們品牌看來,推廣「寫品飲筆記」:

✅ 幫助消費者更了解豆款背後的風味設計
✅ 提升「精品咖啡 × 生活儀式感」層次
✅ 促進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風味交流,強化社群凝聚力
✅ 為會員打造更進階、更有故事感的咖啡體驗

喝咖啡變得不只是「喝」而已,而是「記錄 × 累積 × 探索」的一場風味旅程。



🏷️ 結語|從今天開始寫下你的風味日記

風味是可以「練」出來的,而品飲筆記就是這條味覺成長之路上最好的助力。
不用擔心寫得對不對,只要開始觀察、開始記錄,你的味蕾就會越來越敏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