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基礎

新手也能懂的咖啡風味輪入門

紅雀咖啡

當你走進一間精品咖啡館,常會聽到店員介紹:「這款豆子有柑橘香氣、莓果酸、堅果尾韻。」
第一次聽到這些形容詞時,你是不是也曾懷疑:「咖啡真的有這麼多種風味嗎?」

其實,咖啡是一種風味層次極為豐富的飲品,不僅僅是苦味和香氣而已。
「咖啡風味輪(Coffee Flavor Wheel)」,正是一種幫助我們理解與表達咖啡風味的工具。

今天就讓【紅雀咖啡】帶你用簡單易懂的方式,認識 咖啡風味輪,開啟你探索咖啡風味的大門!


 

什麼是咖啡風味輪?

咖啡風味輪是由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(SCA)世界咖啡研究組織(WCR) 共同設計的風味描述圖表,目的是讓大家在品評咖啡時,有一個 統一且可參考的風味詞彙

它長得像一個同心圓圖,由內圈到外圈逐步擴展,從基礎分類到更具體的風味細節。

紅雀咖啡

🌟 2️⃣ 中圈 — 次級分類

在內圈分類下,進一步細分出中分類,例如:

  • 水果 → 柑橘類、漿果類、熱帶水果

  • 花香 → 茉莉、玫瑰、薰衣草

  • 堅果/可可 → 杏仁、榛果、牛奶巧克力、黑巧克力

這一層幫助你更細膩地辨識出具體的風味感受。

紅雀咖啡

如何使用風味輪來品味咖啡?

Step 1:靜心感受咖啡香氣

  • 聞乾香(磨豆後)

  • 聞濕香(沖煮後)
    ✨ 嘗試辨認是否有花香、水果香、堅果香等。

Step 2:啜飲感受整體風味

  • 初入口感覺 → 酸、甜、苦、鹹?

  • 中段風味 → 有哪些水果或堅果感?

  • 尾韻 → 咖啡吞嚥後留下的餘韻是什麼樣的?

Step 3:比對風味輪

將你感受到的風味對照風味輪,找到最接近的描述詞,記錄下來。


 

新手常見的風味探索小技巧

👉 多喝不同產區、不同烘焙度的咖啡
👉 與朋友一起品飲、討論風味,互相學習
👉 保持風味筆記,累積感官記憶
👉 生活中也要多聞多吃水果、花茶、堅果等,建立味覺資料庫

紅雀咖啡

咖啡風味輪的基本結構

🌟 1️⃣ 內圈 — 風味大類別

內圈是最基礎的分類,通常分為:

  • 水果(Fruity)

  • 花香(Floral)

  • 堅果/可可(Nutty / Cocoa)

  • 甜感(Sweet)

  • 酸質(Sour)

  • 苦味(Bitter)

  • 其他(Other) 如發酵、藥草、木質調等

這一層幫助新手在品嘗咖啡時,先判斷大致的風味走向。

紅雀咖啡

🌟 3️⃣ 外圈 — 具體風味詞

外圈是最細節的風味描述詞彙,例如:

  • 柑橘類 → 檸檬、柳橙、葡萄柚

  • 漿果類 → 藍莓、覆盆莓、草莓

  • 花香 → 玫瑰花瓣、茉莉花茶

  • 巧克力 → 牛奶巧克力、黑巧克力、可可粉

當你品嘗咖啡時,可以參考這一層,試著用具體詞彙描述風味。

紅雀咖啡

常見誤解:咖啡裡真的有水果加進去嗎?

答案是:沒有!
咖啡風味來自於咖啡豆本身的化學成分與烘焙、沖煮所產生的風味物質。

所以當你喝到有藍莓味的咖啡,那是因為該豆種或處理法中,自然產生了讓你聯想到藍莓的香氣與味覺體驗,這正是咖啡迷人的地方之一!


 

結語

風味輪不是考試表單,而是幫助你享受咖啡樂趣的工具。
每一位咖啡愛好者的味覺感受都不同,重點是多探索、多記錄,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風味語言。

下一次當你品嚐一杯咖啡時,拿出風味輪,試著描述你的體驗吧,會讓你更愛上這杯咖啡世界中的萬種風味!

【紅雀咖啡】 與你一起探索咖啡風味,享受每一個豐富層次的品飲時光。☕️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