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雀咖啡
沖煮技術

不同溫度對咖啡風味有何影響?

🌡️ 從水溫開始:不同溫度對咖啡風味有何影響? ✅ 為什麼水溫會影響風味? 水溫越高 → 萃取速度越快 → 酸、甜、苦都會更快釋出水溫越低 → 萃取較慢 → 保留酸質與果香,但可能萃取不足 📊 常見水溫與風味變化參考表 水溫 風味特徵 建議情境 88–9...
閱讀更多
紅雀咖啡
沖煮技術

注水手法與時間控制技巧

☕ 影響風味的關鍵:注水手法與時間控制技巧 (適合用於教學、社群貼文或咖啡店員訓練) 🌀 為什麼注水手法與時間會影響風味? 手沖咖啡的注水方式與總時間,會影響咖啡的萃取率、均勻度、口感與層次。即使使用相同的豆子與比例,不同的注水方式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風味。 🔑 注水...
閱讀更多
紅雀咖啡
沖煮技術

手沖咖啡的黃金比例:

☕ 手沖咖啡的黃金比例:粉水比怎麼抓? ✅ 一般建議比例(經典範圍): 1:15 ~ 1:17(咖啡粉:水) 這表示: 每 1 克咖啡粉,搭配 15~17 克的水 風味越濃→比例越小;風味越清淡→比例越大 📌 常見參考對照表: 粉量(g)...
閱讀更多
紅雀咖啡
沖煮技術

義式濃縮與手沖的差異?

🧪 一、基本定義與萃取原理項目義式濃縮(Espresso)手沖咖啡(Pour Over)萃取方式高壓萃取(約 9 bar)重力滴濾萃取萃取時間約 25–30 秒約 2–3 分鐘咖啡粉量約 18–20g(雙份)約 15–20g(視杯數)水量約 30–40 ml約 200–...
閱讀更多
咖啡基礎

什麼是「單品咖啡豆」?

☕ 什麼是「單品咖啡豆」? 「單品」的意思是「單一來源」,而非混合豆(blend)。單品咖啡豆通常來自一個特定的國家、產區、莊園、甚至同一批次或同一處理站的微批次(Micro-lot),風味反映出該地獨特的氣候、土壤與種植方式(即所謂的「風土 Terroir」)。 🌍 ...
閱讀更多
咖啡基礎

咖啡店常用的精典咖啡豆有那些?

☕ 咖啡店常見的經典豆種推薦 🔸 義式濃縮 & 奶飲基底(Espresso Base) 適合製作拿鐵、卡布奇諾、美式等: 豆種名稱 產地 特色風味 哥倫比亞 Supremo 哥倫比亞 堅果、焦糖、紅蘋果,甜感好,平衡佳 巴西 Cerrado /...
閱讀更多
咖啡基礎

台灣 10 大熱門精品咖啡豆推薦(2025趨勢版)

🔥 台灣 10 大熱門精品咖啡豆推薦(2025趨勢版) 1️⃣ 衣索比亞 耶加雪菲 G1 水洗 🔹 產地:衣索比亞 耶加雪菲 🔹 處理法:水洗 🔹 風味:橙花、佛手柑、紅茶、茉莉 ✅ 台灣最穩定的淺焙經典代表,適合手沖、冰釀、入門單品教學...
閱讀更多
咖啡基礎

淺焙、中焙、深焙的風味差異是什麼?

🔥 淺焙、中焙、深焙的風味差異比較表項目淺焙(Light Roast)中焙(Medium Roast)深焙(Dark Roast)🎯 焦點強調產地風味、酸質平衡酸甜苦、口感滑順強調烘焙香氣、厚度與苦感🌸 風味特徵果香、花香、茶感均衡堅果、焦糖、可可煙燻、黑巧克力、碳香🧪...
閱讀更多
紅雀咖啡
咖啡基礎

咖啡的處理法:水洗、日曬、蜜處理有什麼不同?

☕ 三大處理法比較:水洗、日曬、蜜處理項目水洗處理(Washed)日曬處理(Natural)蜜處理(Honey)💧 方式去果皮+果肉 → 水中發酵 → 清洗乾燥保留整顆果實直接日曬乾燥去果皮,保留部分果膠日曬乾燥🔍 重點乾淨、酸質明亮甜感重、果香濃平衡酸甜,口感滑順🌸 ...
閱讀更多
咖啡基礎

咖啡的酸,是好事嗎?

☕ 咖啡的酸,是好事嗎? ✅ 簡單回答: 👉 是的,酸質是精品咖啡的重要風味表現之一。但這裡的「酸」並不是「酸敗」或「刺激難喝的酸」,而是類似水果、果汁、白酒的明亮果酸,被稱為「好酸(Bright Acidity)」。 🍋 認識咖啡的「酸質」與風味表現 📌 什麼是「酸...
閱讀更多